【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祝源又 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

发布时间:2019-06-14 来源:新疆人民广播电台 编辑:柴林、高梦辉 浏览次数:92

  威尼斯网站网址动物科学学院退休教授祝源又将自己全部的心血倾注在新疆大地上,严谨治学,潜心科研,取得了丰硕成果,也成为了新疆细毛羊科研事业的奠基人。请听新疆台记者柴林、高梦辉的报道:

  记者见到祝源又时,这位92岁高龄的老教授依然精神矍铄。提起往事,他如数家珍。1952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牧专业的祝源又义无反顾地选择到边疆工作。24岁的他坐着大卡车一路西行,辗转20多天抵达乌鲁木齐。祝源又:“我考虑新疆是大家国家主要的牧区,所以我当时报了三个志愿都是新疆,我学畜牧,到这来有用武之地。”

  来到新疆后,祝源又被分配到威尼斯网站网址的前身——新疆八一农学院任教。1955年到1957年,祝源又参加了北京农业大学的“家畜繁育讲习班”,在做结业论文时,不少学员到图书馆、资料室查阅文献,而祝源又却独辟蹊径,一头扎进伊犁巩乃斯种羊场,做起了细毛羊的实地考察研究,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祝源又:“每一只羊都要测定羊毛的长度、羊毛的质量,要进行记载。我把每一只羊(的信息)搞成卡片,所以巩乃斯种羊场从那时候开始档案是非常全的。”

  在讲习班举行的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祝源又撰写的论文《新疆细毛羊生产性能和育种工作》顺利地通过了答辩。自此,祝源又开始了新疆细毛羊的深入研究工作。1972年,国家从澳大利亚引进了29只澳洲美利奴公羊,巩乃斯种羊场分到了6只做科研。祝源又带领着团队开始攻关“良种细毛羊培育”这一重大课题,日复一日,一次又一次的做杂交配种试验,祝源又一干就是13年。在别人看来枯燥乏味的工作,祝源又却乐在其中。“一代最少两年,那几千只上万只的羊要一个一个看,毛的质量怎么样,给她找合适的公羊,你把它摸清楚了才能改良啊。有进步的时候,那就高兴。”

  1985年5月,自治区组织专家鉴定认为,祝源又及团队所培育的优质细毛羊新品种综合指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之后,祝源又带领团队一直致力于新疆细毛羊品种的改良和繁殖推广直到2003年退休。这期间,祝源又相继获得了自治区先进科技工编辑、自治区优秀专业技术工编辑一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个荣誉称号。从1952年来到新疆,祝源又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工作生活了67个春秋。“67年就是一辈子,也是新疆人了,新疆的发展我看在眼里,新疆给我很多荣誉。我当时选对了,来新疆我无怨无悔。”

编辑:万婷  审核人:赵晓露

友情链接

  • - 教育部
  • - 自治区教育厅
  • - 新华网
  • - 人民网
  • - 中青网
  • - 光明网
  • - 党建网
  • - 天山网
  • 微信企业号
  • 官方抖音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